孕期有近七成孕妈有牙龈出血,近一成孕妈有牙龈增生、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个别的牙龈还会增生至肿瘤状,称妊娠性龈瘤。极易出血,严重时还会妨碍进食;多半孕妈妈孕期不敢看牙,担心流产、早产或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一、妊娠期妇女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
✓1、内分泌改变,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增多,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
✓2、恶心、孕吐导致唾液偏酸。
✓3、进食次数增多。
✓4、偏爱酸甜食物。
✓5、忽略口腔卫生。
二.孕期口腔疾病的危害
✓1、危害孕妇的自身健康。
✓2、营养摄入减少及不恰当用药可影响胎儿的发育。
✓3、慢性口腔感染在孕妇体内造成的细菌感染和炎症的播散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4、由于宝宝的牙齿的发育在出生前已经开始,妊娠期间母体的健康状况可直接影响胎儿未来的口腔情况。
三.孕妈妈口腔保健意识十分薄弱
✓1、因恶心及刷牙易出血而减少刷牙次数。
✓2、夜间吃甜食后不刷牙。
✓3、不知道口腔疾病与胎儿健康有关。
✓4、孕期因口腔疾病,主动就诊率极低,仅占3%。
✓5、超过90%的孕妈未接受过妊娠期口腔健康教育。
四.孕前的口腔准备
✓1、孕前6个月应进行1次全面的口腔及X线检查,获得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指导。
✓2、清除牙结石,维护牙周健康。
✓3、积极防治牙体、牙髓疾病。
✓4、拔出残根、残冠及可能引发冠周炎的智齿。
✓5、修复缺牙,恢复咀嚼功能。
五.孕期患口腔疾病最佳治疗时机
✓1、如果孕前没有做过口腔检查,发现怀孕后应及时去看牙医,并要特别向医生说明你已怀孕。
✓2、孕期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3、通常牙医在孕早期(1—3个月)和孕晚期(7-9个月)只处理急症。
✓4、孕中期(怀孕4-6个月)是口腔治疗的最佳时机。
六.孕期口腔保健的概念
✓1、预防好于治疗。
✓2、早治疗好于晚治疗。
✓3、治疗好于不治疗。
✓4、不轻易拔除第一颗牙,尽可能保持牙列完整。